不久前在一个朋友家,正巧朋友的女儿一回家就重重地甩上门,招呼都不打直接就回自己房间了。朋友的爱人进屋询问,但没两句话就被孩子赶出了房间,坐在客厅与大家说:“这孩子如何就不了解人家对她的好呢?安慰她几句反而把我赶出来了。”我问到:“你是如何和孩子交流的呢?”
朋友的老婆说道:“我问孩子什么问题?孩子说学校组织看电影,直嚷着电影不好看。我说电影不好看有哪些方法,大家又不可以改变学校放什么电影。然后她就更生气了,直接把我赶了出来。”
我说:“我觉得电影不好看只不过一个借口,你应该问问她为何不高兴?孩子非常了解已发生的事实是不可能更改的或者有的事情是没有办法的,他们是情绪上同意不了这个事实,假如大家和他们说事实只能让孩子感觉你不理解他们,假如大家能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反而能打开孩子的心结。”
听了我的话,朋友的老婆有所深思,转身又去了女儿的房间,这一次没被孩子赶了出来。过了一会儿,朋友的老婆笑着走过来:“原来是孩子被安排在最后面,被前面的人挡住了,周围的男同学又乱哄哄的吵得她看不了电影,所以感觉电影不好看,才生气的。你说也真是奇怪,我只不过接纳了她的情绪后听她说,没任何的建议,她反而舒服了不少,非常快就对这件事释然了。”
其实,作为爸爸妈妈大家就应该像个容器一样,承接孩子的情绪,无论是什么情绪大家都要能装的下。孩子的心智还尚未成熟,遇见烦心事不可以自行消解,这就需要大家可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用高度的关注、认真倾听的心去对待孩子,有时候孩子的情绪就可以调整过来。
但在现实日常大家有时候不想接纳孩子的情绪,大家常把孩子的情绪分为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这致使孩子在情绪管理上出现了大问题,甚至影响孩子的生活!
有个来访者在面临重大的决策时一直会出现拉稀不舒服的状况,医院各种检查都没查出他的身体问题。
通过几次的咨询过后,大家发现:这位来访者在小的时候面临重大考试时也一直有拉稀的状况,深究缘由是其爸爸妈妈不可以同意他没考好的成绩,本来就已经非常悲伤的他还要遭到爸爸妈妈的打骂,致使他负面情绪无处可去,而这类情绪能量依据现实的情况,最后转化为能逃避考试的拉稀方法。
当他成年后遇见重大的决策,那种心底的悲伤感和焦虑感一次次地被重新激活,所以才会出现如此的生理反应。
所以,假如说情绪是一种能量,只须能让情绪自然地流通起来就能非常不错地解决孩子的情绪,但大家有时候并非接纳孩子的情绪,而是堵塞了孩子情绪的流通,用不接纳的方法阻止了孩子情绪的释放,甚至给孩子的将来埋下隐患。